2020年全市综合交通重点项目年底建成4个开工5个
OCTP油气田距离加纳西部海岸60公里,是加纳第三个商业油气田,也是加纳第一个生产非伴生天然气的油气田。
突出特点表现为效益稳定向好,财务状况总体稳健。投资总量受控,重点项目平稳推进。
做好国Ⅵ成品油质量升级,严格按计划推进重点管道建设生产运行总体受控,主要指标好于预期。但他强调,下半年公司面临的外部环境仍然十分复杂严峻,既有国内天然气需求旺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等有利条件,也有原油价格低位运行、成品油市场供应过剩等严峻挑战。不仅如此,他还表示,下半年要组织好新疆、长庆等新增油气产能建设,加快推进页岩气开发,提前做好明年勘探开发部署等工作。会上,王宜林透露,中石油集团上半年经营形势好于预期、财务状况总体稳健。
做好国Ⅵ成品油质量升级,严格按计划推进重点管道建设。突出特点表现为效益稳定向好,财务状况总体稳健。据蒋奇介绍,为了给亚马尔等北极项目的运输船保驾护航,俄罗斯国家核动力船舶公司还新建了北极号破冰船。
此外,中国模块厂还完善了在模块建设、监造、试车和运输方面的标准化管理,实现了与欧美标准对接。据蒋奇介绍,在建的亚马尔液化气厂的3条生产线将分别于今年年底前及明后两年投产,待全部投产后可每年生产1650万吨液化气和100万吨凝析油。蒋奇认为,通过参与亚马尔液化气项目,中国模块厂在高端液化气工程模块制造方面实现了突破,在中国青岛地区形成了液化气工程模块建设产业带。蒋奇最后表示,中方的投资、融资和天然气市场是实施亚马尔项目的重要条件。
但只有在9月份这条航道上才基本是开阔水域,而且根据俄北极航道管理局的要求,所有通过东北航道的船只都需专门的破冰船开路或护航。2013年中石油受俄政府和俄诺瓦泰克公司邀请进入亚马尔项目,目前中石油和中国丝路基金分别在亚马尔液化气公司(简称亚马尔公司)参股20%和9.9%,该项目投资总额为300亿美元。
考虑到北极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投资效益等问题,亚马尔公司为液化气厂工程建设选定了模块化方案:将液化气厂分解成一个个工艺模块在工厂建好,再用船将模块运到亚马尔工地,像拼插乐高玩具一样组装到一起,蒋奇说全国成品油价格指数运行结果表明,本报告周期92#汽油平均价格报收于6395元/吨,较前一报告周期下跌18元/吨(折合0.01元/升)。综合来看,全国汽柴油平均价格均继续回落。国际市场方面,美国能源信息署(EIA)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2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329.5万桶,上周美国原油库存意外增加,该消息利空国际油价。
观望后市,近期市场对石油供应过剩担忧情绪高企,加之美国原油库存意外增加打压国际油价,预计短期内国际油价或将继续维持震荡格局。依据新华(大庆)国际石油资讯中心发布的报告,截至6月9日,全国成品油价格指数为648.45,跌幅0.65%,全国成品油价格指数弱势运行。0#柴油平均价格报收于5515元/吨,较前一报告周期下跌47元/吨(折合0.04元/升)。近期国内市场汽柴油需求量呈继续下滑状态,供应充裕,汽柴油零售终端行情疲弱,基本面继续维持疲软态势,业者多持币待市,无心操作,短期内汽柴油批零价格或继续下探。
新华(大庆)国际石油资讯中心分析师李振国认为,外盘国际油价继续下行,国内成品油市场利空因素弥漫依据新华(大庆)国际石油资讯中心发布的报告,截至6月9日,全国成品油价格指数为648.45,跌幅0.65%,全国成品油价格指数弱势运行。
全国成品油价格指数运行结果表明,本报告周期92#汽油平均价格报收于6395元/吨,较前一报告周期下跌18元/吨(折合0.01元/升)。综合来看,全国汽柴油平均价格均继续回落。
近期国内市场汽柴油需求量呈继续下滑状态,供应充裕,汽柴油零售终端行情疲弱,基本面继续维持疲软态势,业者多持币待市,无心操作,短期内汽柴油批零价格或继续下探。新华(大庆)国际石油资讯中心分析师李振国认为,外盘国际油价继续下行,国内成品油市场利空因素弥漫。国际市场方面,美国能源信息署(EIA)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2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329.5万桶,上周美国原油库存意外增加,该消息利空国际油价。观望后市,近期市场对石油供应过剩担忧情绪高企,加之美国原油库存意外增加打压国际油价,预计短期内国际油价或将继续维持震荡格局。0#柴油平均价格报收于5515元/吨,较前一报告周期下跌47元/吨(折合0.04元/升)2013年,日本尝试过开采海底可燃冰并提取了甲烷,但由于海底砂流入开采井,试验仅6天就被迫中断。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局长叶建良告诉中新社记者,可燃冰是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在一定的温压曲线之内(例如:500米的水深、5摄氏度的海水温度),甲烷气即便溢出,也会二次生成水合物,不会大量跑到空气中去。我们在这方面监测水平很高,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现场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陆敬安介绍说,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勘查工作者才能找到可燃冰。
经过密切的观察监测,此次开采,无论是在海底、海水中还是井口正上方的空气中,都没有发现甲烷气泄露。可燃冰,顾名思义,外观像冰,遇火能燃烧。
对于可燃冰开采的环境担忧,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严光生指出,早在设计之初,这些问题就有考虑。在距离珠海320公里的神狐海域,100多米高的平台被蔚蓝的大海环抱。
我们在矿体周围投放了很多监测点,全程监测海底是否出现海底地层位移、倾斜、或者发生地质变化,经过一个月的试采,并没有任何滑坡或移动的迹象,严光生说。这个看似普通的海上油气开采平台是全球首座第七代双井架、半潜式钻井平台,其上可燃冰的开采过程隐藏着中国六大技术体系二十项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过去几十年间,日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德国等国纷纷投入巨资进行研究,不过,海域可燃冰并没有成功开采的先例。平台现场专家表示,事实上,中国海域可燃冰的开采难度非常大。
据介绍,目前试采井产气过程平稳,井底状况良好,获得各项测试数据264万组,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但这种储层具有特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率等特点,同时深水区浅部地层松软易垮塌,易发生井漏,钻探风险极高,开采难度最大。
从1999年的第一次调查航次,到2007年首次获得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再到2017年5月实现持续一个月的连续产气,中国可燃冰的勘探开发在20多年的时间内,实现从空白到领跑的跨越。据预测,可燃冰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化石燃料碳总量的两倍。
上月,日本二度试验,不过在持续12天后,试采又因同样的问题中断,总产气量仅3.5万立方米。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条件下有时会分解出甲烷气,形成海底冷泉。
平台右侧轰鸣的水流中,可燃冰试采点燃的橘红色火焰正在熊熊燃烧。一些人认为可燃冰开采会带来甲烷气的泄露,导致严重的温室效应。可燃冰比常规天然气更加清洁,而且资源潜力巨大。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瞄准的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均为砂质类型,孔隙大,开采难度是所有类型中最低的,但该类型资源占世界资源量仅5%左右。
随着中国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试采满月,可燃冰这种过去可望而不可及的非常规能源逐渐揭开神秘面纱。此次中国首次实现可燃冰的稳定开采,让很多人开始相信大规模开采可燃冰的光明前景。
中新社记者日前登上蓝鲸号海上钻井平台,探秘这种另类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前沿。而中国此番试采的泥质粉砂型储层资源量在世界上占比超过90%。
中国此次使用的防砂技术、储层改造技术、钻完井技术、勘查技术等走在世界前沿的技术,均来自于自主创新。各国均将可燃冰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替代能源。